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23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C, 4、C, 5、A,
6、D, 7、B, 8、D, 9、B,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个别差异性
12、强化
13、评价
14、道德情感
15、学习策略
16、对教师的期望
17、创造性
18、问题解决
19、寻求发展
20、教学目标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对。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靠动作思维解决问题。
22、对。
23、错。因为学习不仅有认知领域的学习,还有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24、错。在要学习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故这种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组织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的实质。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3分)
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合理的或由逻辑基础的联系(1分)
实质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然不同但确是等值的、实质的(1分)
2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所有需要按等级层次排列起来,并把需要列成五个层级,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和生存、种族延续联系的需要。 (1分)
安全的需要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保障个体生活在一个免遭危险的环境中。(1分)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交往,爱与被爱的需要。 (1分)
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要求得到别人的承认同时也得到自我尊重。(1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1分)
27.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深度加工记忆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每点各1分。
28. 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实时、充分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运动知觉
每点各1分,整体酌情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分析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受到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3分)
(2)实际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应该:
a 精选教材: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体系和学生的实际状况(3分)
b 合理编排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分)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从一般到个别;综合贯通;教材组织系列化(3分)
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3分)
30、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问题解决的含义(2分)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5分)
(3)促进措施:
a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分)
b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2分)
c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2分)
d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分)
移动端访问: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