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46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为0.5分,共4分。
1.A. 2. A. 3. B. 4. A. 5. B 6. B. 7. C.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25分。
1.基础性、渐进性、易感性2.选择、保持 、调节和监督3.经验性、情境性、愿望性、拟人性。
4.突触 5.记忆容量 6.直观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7.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8.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9.0-3岁儿童(婴儿) 10.识记、保持、恢复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1.错误:幼儿时期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2.错误:幼儿,即3-6岁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3.错误:同伴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满足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基础。所以幼儿应该多和小伙伴玩。
四、概念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遗传素质: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2.自传体记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
4.快速映射: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的现象。
5.元认知:反映或调解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
6.陌生情境技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儿童的早期依恋的方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到下、(2)由近及远、(3)从粗到细、(4)从整体到分化、(5)从无意到有意
2.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
(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2)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3)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4)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3.儿童数概念发展的阶段。
(1)口头数数;(2)给物说数;(3)按数取物;(4)掌握数概念。
4. 简述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柯尔伯格考察儿童道德发展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呈现具有道德价值观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对主人公是否应该那样做作出判断,并解释原因。基于儿童对两难故事的推理,总结和判断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水平。
5.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的对象具体形象、生动鲜明;(2)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的方式;(3)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鼓励幼儿参与;(4)保持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5)注意对象、任务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注意的集中。
6.师幼关系的价值。
(1)对儿童的学习以及早教中心、幼儿园、学校适应有重大作用;(2)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自我的发展有极大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移动端访问:2011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