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04

六、论述题
33.答案要点如下:
(1)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有各种合法权益;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儿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的。因此,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有做人的尊严。教师只有尊重儿童,才能赢得儿童的敬重和爱戴,促进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那么教师要如何尊重儿童呢?
(2)第一,教师要信任儿童。教师一定要相信儿童,要看到每个儿童的长处,相信他们都是有能力的,经过教育能不断取得进步。第二,教师要尊重儿童的隐私。比如说教师在打开儿童的个人用品抽屉之前,要先询问儿童,儿童同意后,才能打开看;第三,教师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走路;第四,教师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儿童的自尊心比较脆弱,教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揭儿童的短处;第五,要杜绝体罚儿童。教师不能歧视、虐待儿童、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侮辱儿童的人格,以免损害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34.答案要点如下:
一、儿童的学习是其好奇心的表现,是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第一,操作.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第二,游戏.这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第三,模仿.这是儿童学习的基本形式;第四,交往.这是儿童学习的积极形式.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基于儿童学习的方式。
二、教师的指导对儿童学习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开启儿童智力之窗的建筑师。首先,体现在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知识概念;再次,体现在教师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最后,体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智力智能上。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第一组的教师对儿童的指导较少,而且不考虑儿童学习的特点和方式;第二组教师先让儿童观察花和树,让儿童与花和树木充分接触,感受花和树木的特点,并通过让儿童自己讨论、和教师讨论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充分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积极的体验。
三、这两种学习方式给儿童带来了不同的学习体验:第一组儿童的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第二组儿童通过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花和树的外形和特征,而且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最后画画也是为了表达内心的这种体验与感受,这组进行的学习才是儿童真正的学习。
移动端访问:2012年北京市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