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0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A 6.D 7.B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自身发展 12.1996 13.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4.德国,福禄贝尔 15.2个小时 16.1903年,湖北
三、判断说明题
17.错误.保教结合要求“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不仅要求保育员能配合教师,教师也要配合保育员在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注意配合保育工作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
18.正确.专门的德育活动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19.错误.面向全体和照顾个别差异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各种组织形式的活动中都需要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20.错误.教师要尊重幼儿,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活动要按照幼儿的意愿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从儿童的兴趣、意愿出发,也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21.错误.幼儿园和家园合作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四、概念题
22.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23.潜在的学前教育课程是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机的环境中,既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机的规章制度等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关系.
24.家长委员会是由各班家长推选1-2位家长组织,分工写作,在园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总结活动效果,并向家长作汇报.
五、简答题
25.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第二,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第三,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爱意,毫不疲倦地生活,精神饱满地自由活动;第四,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吸引力.
26.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27. 教师要解决此类问题,应该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重要因素,注意在生活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这方面的教育:(1)认真观察幼儿与同伴交往情况,了解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2)规范教育者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3)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缓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和方法.(4)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然给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乐趣.(5)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8.关于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注意的问题是:(1)教师应该研究幼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需要;了解他们共同的状况及个别差异;同时还需要研究游戏材料的功能,以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2)良好的游戏环境应蕴含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能琳琅满目,给予幼儿过多的新异刺激使幼儿无法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变得无所适从,又要注意适量地有计划地增加可以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以便长时间地激发幼儿的兴趣.(4)游戏场地的安排应注意相对集中,相互协调,互不干扰.(5)良好的游戏环境,还要注意具有参与性.
六、论述题
以下答案仅作参考
29.(1)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有各种合法权益;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儿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的.因此,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有做人的尊严.教师只有尊重儿童,才能赢得儿童的敬重和爱戴,促进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那么教师要如何尊重儿童呢?(2)第一,教师要信任儿童.教师一定要相信儿童,要看到每个儿童的长处,相信他们都是有能力的,经过教育能不断取得进步.第二,教师要尊重儿童的隐私.比如说教师在打开儿童的个人用品抽屉之前,要先询问儿童,儿童同意后,才能打开看;第三,教师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走路;第四,教师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儿童的自尊心比较脆弱,教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揭儿童的短处;第五,要杜绝体罚儿童.教师不能歧视、虐待儿童、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侮辱儿童的人格,以免损害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30.这名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做尊重了幼儿生活习惯上的个别差异,符合正确的学前教育观中的“因儿童而施教”的原则、“尊重儿童”的原则,也体现出了教师“热爱儿童”.因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每个儿童在行为、兴趣、爱好、才能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实行一刀切,而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施与教育,扬长补短,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促进儿童的个性更好地成长.
在这个案例中,这名儿童在午睡时间,总是睡不着,但是这并会影响他下午的活动,因此教师让他在活动室做一些不影响别的幼儿休息的安静活动.不同的孩子由于年龄、生活背景、先天素质或健康等原因,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其鲜明的个性和其独特的发展进程,也由此带来每个孩子特殊的个体需求,这些需求对孩子而言都是合适而又非常重要的.在可能的条件下允许孩子自己选择,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带给孩子的是一份安全和尊重,孩子也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幼儿园孩子需要午睡,教师应该创设环境保证孩子的睡眠.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工作中(也不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接受一种共同的、划一的生活安排,千人一面的教养方式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移动端访问:2011年北京市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