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中小学教育学热门考点1.2教育学的发展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12-10
222

  3.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但他这里所说的“每一个公民”是不包括奴隶的,他主张一部分人可以受教育,一部分人即奴隶则是不可受教育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他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成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4.维多里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蒙田

  文艺复兴以后,很多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如意大利的维多里诺(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Desiderius Erasmus,1467—1536)、法国的F.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83—11553)和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1592)等人,或发表言论,或兴办学校,从事教育革新。他们反对封建教会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包括思维、热情和性格的发展。他们主张恢复古罗马时期重视体育的传统,组织学生进行击剑、角力、骑马等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他们揭露了贵族僧侣阶级虚伪的道德,主张既保持虔诚的宗教信仰,又把勇敢、勤勉、进取、荣誉心等与个人福利有直接关系的品质作为道德的主要要求。在智育方面,他们主张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强新的学科内容,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兴趣,改变经院主义的学风,建立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还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与善结合起来。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新的学科教育内容的增加,以及受教育范围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不少人文主义者把古希腊教育过于理想化,特别是过于注重希腊文、拉丁文及文法、修辞的教学,逐渐形成古典主义倾向,脱离实际,形成了新的烦琐哲学和形式主义,对后世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的《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的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最后是说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书中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病、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学制、教学法、体育、德育、宗教教育、学校管理等。虽然《大教学论》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夸美纽斯总结的经验弥足珍贵。

  2.卢梭

  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性

  思想做了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这首先要提到法国的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并因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而险些被法国当局逮捕。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为社会和环境所歪曲、不受习俗和偏见支配的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淳朴和良知。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3.康德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影响很大:康德的《教育论》一书,其思想精神直承卢梭。书中屡次介绍卢梭的教育思想,其重视儿童青少年身心之养护、发展及其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都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灵魂”。

  康德虽受卢梭的影响,尊重儿童的天性,但他认为人若成为真正有道德和有理性的人,不能不要教育,不能只靠天性。康德在他的哲学里,探究道德的本质,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他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理想,改造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