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21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时出现违反自己意愿的观念、冲动或疑虑等心理活动的中学生,是患上了心理强迫症。
2、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达到预定的结果。
3、学校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只有消极作用。
4、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机体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而致病。
5、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人际关系中主要形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何谓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2、教师在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时,如何进行教学任务分析?
3、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心理功能?
4、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
5、简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教师如何利用自我实现预言提高教学效果?
2、结合实际,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