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70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D 5、D 6、C 7、C 8、D 9、B 10、C
二、填写题:
1、思维发展水平 2、获得阶段 3、德国赫尔巴特 4、定向性与顺序性 5、图式
6、前运算阶段 7、勤奋感、自卑感 8、信号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说明: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成熟的作用,放弃教育的职责,把成熟看成决定学习的成败,显然是夸大了作用。
2、答:错,说明:学习是需要智力的,但是智力的高与低,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的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3、答:正确,说明:尝试错误论的练习律是指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联结就越牢固,但如果不与效果律结合,无效果的练习是无意义的。
4、答:错,说明:不能机械的认为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在接受学习中有意义学习,在发现学习中也有机械学习,这里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5、答:错,说明:一般情况下,动机与效果是一致的,但在有的时候,动机越强,反而效果低,因为过强的动机使学习者产生焦虑,所以,不是动机越强,效果就会越好。
四、简答题:
1、答: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的。故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分)
(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2分)
(3)利用“先行组织者”以加强认知结构的名个变量,去促进学习的迁移。――――(2分)
2、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分)
学习动机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
(1)高尚与低级动机 (2)近景直接动机和远景间接动机(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各点1分,共3分)
3、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习由低向高划分为八个层次,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3分)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2分)
4、答:性格差异特征、态度特征、性格理智特征、性格情绪特征、性格意志特征。――――(2分)
性格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熟知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利用学生性格特征中的因素提高其学习效果。――――(3分)
五、论述题:
1、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在学习观上,他认为:学习是认知的生长表征,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常常需要经过:新知识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等过程。为此,布鲁纳的教学观是结构教学,提倡发现学习。――――(7分)
根据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我们的教师要在备课时就研究学科结构,教给学生知识结构,在发现学习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8分)
2、答:教师可以以以下几方面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并举例。――――(5分)
(2)根据作业难度,与控制动机水平。――――(5分)
举例:优秀生作业布置,差生,尤其是有过失败经历的学生的作业布置。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举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