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70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概括说迁移理论的观点是( ).
A、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存有共同成份 B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共同原理 C、两个情境的突然被联系 D、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出现机械学习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旧知识不能建立联系 B、头脑内部不能建立完形 C、高于建立刺激反应联结 D、死记硬背
3、下列教学环境因素中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
A、课堂气氛 B、教学设施 C、温度 D桌椅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习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C、教学心理规律 D、学与教的二者相互作用和心理规律
5、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开始学写作文,说明儿童思维发展进入(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埃里克森理论中的( )时期处于主动感对内疚感时期。
A、婴儿期 B、儿童早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期”是指( ).
A、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最新获得的能力
8、奥苏伯尔认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学习中没有发现 B、接受学习中无意义
C、学习中有了发现 D、新旧知识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过程
9、耶克斯——多德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倒“U”形关系 C、正“U”形关系 D、平行关系
10、认知结构迁移说认为,迁移的中介是( ).
A、刺激反应联结 B、学习者的顿悟 C、认知结构 D、关系转换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8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中小学校的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的差异上。
2、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编码,转换成易于储存的形式属于加温学习过程阶段的_________。
3、十九世纪初,较早进行对教育心理学尝试并作出较大贡献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4、心理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个体必须以同样顺序由低向高地跨跃发展,这是心理发展的_________特征。
5、皮亚杰认为_________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6、皮亚杰认为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是儿童认知发展的_________。
7、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小学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_________避免_________。
8、加温的学习分层最低是_________最高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