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礼仪全攻略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08-07
381

三、仪态规范
仪态,又称举止,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动作,以及身体各部分在其过程中所呈现的姿态,是指人的肢体所呈现的各种体态及其变动的行为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行(走)等姿态,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称为举止。
(一)站姿
1.面试站姿
正确的站姿不但是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表现,也能反映出考生今后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站姿的基本要求:端正、稳重、亲切、自然。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礼仪站姿。
规范站姿:正确的礼仪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呈V字型、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男士两脚分开,比肩略窄,将双手自然下垂;女士双腿并拢,脚尖分呈V字型,双手自然下垂或合起放于腹前。
叉手站姿:即两手在腹前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直立。这种站姿,男子可以两脚分开,距离不超过20厘米。女子可以用小丁字步,即一脚稍微向前,脚跟靠在另一脚内侧。这种站姿端正中略有自由,郑重中略有放松。在站立中身体重心还可以在两脚间转换,以减轻疲劳,这是一种长久站立时选用的站姿。
在站立中一定要防止探脖、塌腰、耸肩,双手不要放在衣兜里,腿脚不要不自主地抖动,身体不要靠在门上,两眼不要左顾右盼,以免上人产生不良印象。
2.课堂站姿的禁忌
(1)忌长时间手撑桌面。
(2)忌身体不稳。在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此举会破坏面试者的课堂形象。
(3)忌位置固定不变。讲课的站位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应适当地移动位置。
(4)忌侧身而站。心理学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考官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
(5)忌站时重心移动太快。站时重心忽左忽右,彰显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焦虑。
(6)忌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
(7)忌教师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身后,这些动作会给考官一种傲慢的感觉。
(二)坐姿
1.常用的坐姿
(1)正襟危坐式。又称最基本的坐姿,适用于最正规的场合。要求: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都应当成直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双膝双脚完全并拢。
(2)垂腿开膝式。多为男性所使用,也较为正规。要求,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皆成直角,小腿垂直地面。双膝分开,但不得超过肩宽。
(3)双腿叠放式。它适合穿短裙子的女士采用(或处于身份地位高时场合)造型极为优雅,有一种大方高贵之感。要求:将双腿完全地一上一下交叠在一起,交叠后的两腿之间没有任何缝隙,犹如一条直线。双腿斜放于左右一侧,斜放后的腿部与地面呈45度夹角,叠放在上的脚尖垂向地面。
(4)双腿斜放式。适用于穿裙子的女性在较低处就座使用。要求:双膝先并拢,然后双脚向左或向右斜放,力求使斜放后的腿部与地面呈45度角。
2.坐姿禁忌
(1)双腿叉开过大。双腿如果叉开过大,不论大腿叉开还是小腿叉开,都非常不雅观。特别是身穿裙装的女教师更不要忽视这一点。
(2)架腿方式欠妥。坐后将双腿相架的正确方式:两条大腿相架、并拢。忌把一条小腿架在另一条大腿上,两腿之间留出大大的空隙,显得过于无礼。
(3)双腿直伸出去。这样既不雅观又妨碍别人。身前如果有桌子,双腿尽量不要伸到外面来。
(4)抖腿。坐时,不停地抖动或摇晃腿部,不仅让人心烦意乱,也给人以不安稳的印象。
(5)脚尖指向考官。不管采用哪一种坐姿,都不要以脚尖指向考官,这种做法缺乏礼数。
(6)脚蹬踏它物。坐下后,脚部要放在地上,忌用脚乱蹬乱踩。
(7)手乱放。就座后,双手应放在身前,有桌子时放在桌上。不允许单手、双手放在桌下,或是双肘支在面前的桌子上,或夹在两腿间。
(8)仰靠椅背,翘起并摇动二郎腿,会给考官傲慢和随意的印象。
(9)漫不经心地手托下巴。
(10)懒散懈怠地坐在椅子上转身板书。
(三)行姿
1. 正确的行姿
正确的行姿可以表现一个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的行姿,应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
行走时,应上身挺直,头部端正,下颏微收,两肩齐平,挺胸、收腹、立腰,双目平视前方,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左脚起步时身体向前方微倾,走路要用腰力,身体重心要有意识落在前脚掌上。
行进时步伐要直,两脚应有节奏地交替踏在虚拟的直线上,脚尖可微微分开。左脚前迈时,微向左前方送胯,右脚前迈时,微向右前方送胯,但送胯不要太明显。双肩平稳,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前后自然协调地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度,摆幅以30~35度为宜。
2.行姿禁忌
按照社交礼仪要求,下列行姿都属不雅:方向不定,忽左忽右;体位失当,摇头、晃肩、扭臀;或走扭来扭去的“外八字步”和“内八字步”;左顾右盼,重心后坐或前移;与多人走路,或勾肩搭背,或奔跑蹦跳,或大声喊等。
(四)手势
讲课时,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一般而言,手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和空间轨迹三个部分所构成。在教学中,主要被用以发挥表示形象、传达感情两个方面的作用。
1.手势的礼仪要求
(1)大小适度
在社交场合,应注意手势的大小幅度。手势的上界一般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自己的胸区,左右摆的范围不要太宽,应在自己胸前或右方进行。在试讲上,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多,不宜重复。
(2)自然亲切
在试讲上,多用柔和的曲线手势,少用生硬的直线条手势。
(3)恰当适时
试讲应伴以恰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切忌不停地挥舞或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4)简洁准确
在试讲时,手势要适度舒展,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一般说,向上、向前、向内的手势表示失败、悲伤、惋惜等。手势应该正确地表示感情,不能词不达意,显得毫无修养。
2.手势禁忌
(1)忌当众搔头皮、掏耳朵、剜眼屎、抠鼻孔、剔牙齿、抓痒痒、摸脚丫、咬指甲等。这些动作会令考官极为反感,严重影响形象与风度。
(2)双手乱动乱摸、咬指尖、端胳膊、抱大腿、拢脑袋等等,也都是应当禁止的手势。
(3)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非常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4)忌讳敲击讲台、黑板,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5)忌玩弄粉笔或衣扣等。
(6)忌高兴时拉袖子等不文雅的手势动作。
(7)忌交谈时指手画脚、手势动作过多过大。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详细为大家分享的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礼仪全攻略,希望育德小编这些礼仪技巧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踏入教师行列!
移动端访问: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礼仪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