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教育目的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29
206

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

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使他们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智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能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受教育者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  素质教育

一(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身体和生理的素质  第二、心理素质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

(三)(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如下:(多/简)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单或空)

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这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

(四)素质教育的任务(简)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背景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第一、在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着眼于知识的灌输,以升学为目的,而素质教育则倡导开创精神,鼓励学生思考、提问。

第二、应试教育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三、应试教育是按一个模式,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五)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