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六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3-12
308

2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22、 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23、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24、 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25、 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
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题目,每道题目5分,共25分)
26、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7、 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8、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29、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30、 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题目,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31、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道题目,每道题目10分,共40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某小学的教师上课时间打麻将,并指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家长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很坏。这所小学长期以来管理十分松散。校长经常去中心学校办事而不来此小学,教师们开始只是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在办公室打麻将,后来愈演愈烈,直至发展到停课“操练”。据了解,X要_T--作期间教师凑够人手,就至少有两个班级因教师打麻将而无法上课。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防止校长突然出现,教师们在打麻将时竟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他们这种不认真上课,误人子弟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愤慨。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完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更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几位在老师眼里属“差生”的同学来电说:“课堂上一抬头便见前方人头攒动……这般望去,心中又怎会不生出几分自卑?为什么要用鞭子抽我们呢,我们不是陀螺呀!”
联系材料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方面加以评析。
3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3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天中午,初二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2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2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方法。
五、作文(20分)
37、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以书为伴、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围绕“书”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终身学习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移动端访问: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