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08
109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强。( )
2.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
3.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4.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 )
5.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
6.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
7.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
8.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
9.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作业时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
10.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多数成绩不良问题,其实质是在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3.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审美和__________的需要。
4.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
5.对小学生来说,监控策略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
6.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
7.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8.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
9.教师可以使用__________来记录其在教学中的观察结果。
10.轶事记录要求教师纯粹记载下__________,而不要掺杂个人的意见或观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操作定向
2.自我中心
3.标准化成就测验
4.区分度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埃里克森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3.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4.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移动端访问: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