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10-13
189

二、填空题
1.教学
2.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3.共性和多样性
4.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
5.思维力
6.间接性;教育性
7.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
8.内部动力
9.引起学习动机
10.感知和理解教材
11.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2.“孔子施教,各因其才”
13.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14.讲述;讲解;讲演
15.启发谈话
16.教学原则
17.启发性原则
18.巩固性
19.循序渐进性
20.因材施教
三、简答题
1.(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2)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3.(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论述题
1.要点: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1)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4)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要点:(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移动端访问: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