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21.1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一练(21.1)
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是()。
A.某幼儿平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吃得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
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
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性行为
2.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
3.材料:
奇奇是这样一个孩子:他胆子小,上课不主动发言,即便发言,小脸涨得通红,声音很小,特别害怕失败与挫折,他也不爱与同伴交往,老师和小朋友邀请他时,总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问题:
(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可能因素有哪些?(12分)
(2)你觉得该怎样帮助奇奇?(8分)
4.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参考答案
1.A。【解析】儿童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智力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只有A选项不属于个体差异的范畴。
2.C。【解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智商测试分数很近,说明“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3.【答案要点】
(1)胆怯行为形成的原因:
①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还有,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③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2)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使孩子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
一、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老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老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二、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日生。
4.【参考答案】
儿童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儿童发展具有顺序性,体现在从头到躯干和四肢,从大骨骼大肌肉到小骨骼小肌肉等。
2.儿童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明显差异。
3.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年龄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因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
针对上述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户外活动能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户外活动可以使大骨骼大肌肉得到锻炼,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
2.户外活动可以扩大孩子的认知范围,积累更多的经验,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3.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韧性、坚持性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4.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在户外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能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