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语文阅读理解应试技巧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11-14
175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相对来说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考点比较琐碎,所以在复习语文这门学科的时候要善于总结,从中找出规律,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这里先和大家谈一谈做阅读理解的小技巧。

  一、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之语文阅读理解应试技巧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你解惑答疑,助你顺利拿证。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