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2016中学教师资格证之教师的心理素质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04-13
47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根据具体成分可分为以下五种,赶快来看看吧。

  1、教师自我意识

  教师自我意识主要指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它与教师品格一样,并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体现,而是个体心理活动综合机能的表现。同时,自我意识还是教师人格形成的基础,它蕴涵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构成了教师心理素质表现形式的主体。

  2、教师自身品格

  如果把教师看成学生的楷模,则更注重于对教师人品上的角色规范。譬如,深化师德建设,做诚信教师,这就要求教师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为人师表、公正善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角色特征。

  3、教师角色认知

  教师角色认知是指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以及对教师职业与社会其他职业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清楚的角色认知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准定位,恰当行事,做到与现实保持一致,达到良好的角色适应。

  4、教师角色期待

  教师角色期待是教师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自己角色行为的看法和期望。一是自我期待,个人对自己教师行为及其发展的期望;二是社会期待,是社会上他人对教师个体角色行为的看法、评价和期望。

  5、教师角色体验

  教师角色体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社会及家长、学校学生和同伴教师的评价与期待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这里一方面包括教师情绪的自觉能力,即教师对自己情绪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包括教师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

  不同的教师心理素质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