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4-02
96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和总结一下关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相关信息,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的将这些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给掌握清楚,为考试做好准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自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3.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4.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5.中班幼儿凯凯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
A.情境性想象
B.愿望性想象
C.经验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6.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7.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9.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0.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
A.1:15~1:20
B.1:20~1:25
C.1:25~1:30
D.1:30~1:35
11.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
A.1904年
B.1915年
C.1923年
D.1934年
12.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3.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14.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 )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县
B.街道
C.市
D.区
15.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行动操练法
B.实践法
C.直观形象法
D.情感体验法
16.大(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种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
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17.在管理幼儿园班级时,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是指( )。
A.幼儿园班级管理
B.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C.幼儿园班级情况分析
D.幼儿园班级工作安排
18.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19.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 )。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0.以下选项中,不是按照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是( )。
A.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终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1.简述学前儿童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
22.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
23.什么是社会性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4.简述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25.游戏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27.试述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和矫正的重要原则。
28.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29.明明是一个6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明明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共有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明明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与他妈妈正确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根据材料分析明明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4分)
30.根据幼儿美育的要求,设计一次节日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不同学前儿童,虽然年龄相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往往有所差异。横向来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故选D。
2.A【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因此,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大多都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故选A。
3.C【解析】观察法即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比较自然,观察所得材料也比较真实。因此,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故选C。
4.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的能力。新生儿还不具备注意分配能力,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才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故选B。
5.C【解析】从内容上,想象可以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和夸张性想象。题中凯凯对夏日的想象凭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属于经验性的想象。故选C。
6.D【解析】在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言语体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来越大,而动作只在直观形象思维中起作用,其作用越来越小。故选D。
7.B【解析】随着幼儿生理上的成熟,言语知觉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也迅速发展,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尤为迅速,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的最容易年龄阶段。故选B。
8.A【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故选A。
9.D【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故选D。
10.A【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1:15~1:20。故选A。
11.C【解析】陈鹤琴先生于l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故选C。
12.D【解析】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多重角色的特点。故选D。
13.C【解析】内容丰富才能使得活动体现出多样性。故选C。
14.B【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故选B。
15.C【解析】直观形象法是采用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故选C。
16.A【解析】“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故选A。
17.B【解析】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三个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指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计划工作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干什么,二是怎么干。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目标、实施措施、重要工作安排。所以C项幼儿园班级情况分析和D项幼儿园班级工作安排属于班级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或组成部分。故选B。
18.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故选C。
19.A【解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神经系统时刻需要血糖,低血糖时人会感到很疲倦,思路不清,甚至有可能昏迷、休克。大脑在活动时会消耗大量的糖类,而葡萄糖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的。故选A。
20.D【解析】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个体内差异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某类评价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互相比较。如把某个幼儿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动作发展测试成绩相比较,评价其进步的程度。绝对评价是以某种既定的目标为参照,目的在于判断个体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不受被评团体的影响与约束,忽略个体状况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绝对评价中应重视稳定的绝对标准的合理性。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绝对评价。定性评价是用尽可能切合实际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被评对象的性质。定量评价是评价体系中包含的相应的计量体系,以数量来显示对象的性质或功能,或反映其中的数量关系。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基础,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故选D。
移动端访问: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