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1-23
171

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同学要考察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学,但是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
第一章概论
一、基本概念: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4、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二、基本问题: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心理学流派与分支:
构造主义心理:冯特、铁钦纳,19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
机能主义心理:詹姆斯、杜威,1890—20世纪30年代;
行为主义心理:华生、斯金纳,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1912—20世纪4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19世纪后期—至今;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20世纪中期—至今;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西蒙(无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至今。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其优点为资料客观、真实,缺点是被动、难重复、受主观影响。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切合实际,缺点是不易控制;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精确,可以重复,缺点是有很大的人为性,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问卷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方便,缺点是真实性受被调查者的影响;谈话法的优点是易掌握,缺点是资料的真实性不易保证。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基本概念:
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4、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5、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二、基本问题:
1、意识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意识的第一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意识的第二种状态)、白日梦状态(意识的第三种状态)、睡眠状态(意识的第四种状态)。
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3、生物节律: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1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
4、睡眼与催眠不同:因为
①脑电波不同,催眠与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相同。
②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5、失眠的种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
在总结了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的重点难点之后,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这些重点,难点。在平时的时候多加复习,等到考试的时候才能下笔如有神,完胜考场。
移动端访问:教师资格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