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26
215

17.( )是伴随道德认知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践行
D.道德行为
18.同一时间能把握的对象数量称为( ).
A.注意的时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转移能力
19.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的( )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
20.( )是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21.在整个幼儿期,( )是孩子使用的句型中最基本的句型。
A.单词句
B.电报式句子
C.简单陈述句
D.复合句
四、判断说明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判断正误,对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22.幼儿的大脑发育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23.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24.幼儿很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影响,但不能够自我调节。
25.3~4岁的儿童主要是“自我中心语言”。
26.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严厉的惩罚。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儿童注意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28.简述依恋的特征。
29.简述师幼关系的价值。
30.简述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
31.简述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32.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33.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3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移动端访问: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