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决定试讲!8 种高分导入技巧,面试稳了 !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12-26
287

试讲是教师资格证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试讲的第一步就是导入,导入的好坏对试讲至关重要。今天育德园师小编给大家推荐 8 种导入技巧,在面试备考时多做尝试,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呦~~
1. 直接导入
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举例
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学好 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
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 学习的兴趣。
直接导入相对其他导入方式来说,简单粗暴,相对容易,但是较为呆板,不容易引起考官兴趣。
2. 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将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相结合,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举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
生:“乌龟。”
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
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
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
3. 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案例如下:
举例
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先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布满疑团的故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
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
(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
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不悬则无念可思,太悬则望而不思。只有巧妙而适度的创设悬念,能让试讲锦上添花,从而进入良好的教学氛围。
4. 故事导入
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讲课的趣味性,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学案例如下:
举例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
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得好。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好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而应该“不求甚解”(即把握大意和梗概),下面就来学习课文《不求甚解》。
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 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5. 诗文导入
诗文导入是指利用相关诗词、历史资料、历史小说以及历史评论文字等,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学案例如下:
举例
同学们,我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首很有意思的打油诗—
多情是蠢猪,
痴情真糊涂,
无情才叫帅,
绝情最冷酷!
(众生笑)
当然这些话说得有些偏激,但是也真实地反映了某种不良现象。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如此。杜十娘是何等多情和痴情!李甲又是多么无情和绝情…
打油诗,听其名就感觉滑稽可笑、饶有趣味。若合理地引入导语,必将增色不少。
6. 笑话导入
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利用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教学案例如下:
举例
讲《药》时这样开头—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对父子极其迷信,每天早晨都要翻翻老皇历,看适宜做何事,忌讳 做什么。一天,老头要出去办事,习惯性地翻开黄历—不好!上面说今 天“不宜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但他灵机一动:不宜出“门”,我翻墙头不行么?于是就去翻墙,由于土墙年久失修,塌了,把老头压在下面起不来。他大喊: “儿子救命!”儿子听到后说:“别急,我来翻翻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动土’,所以我不能救你!”结果老头活活被压死了。(学生笑)
我们在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哀——多么迷信、多么愚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药》,讲的事也很愚昧:竟然有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7. 观念冲突导入
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人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举例
(上课前,教师点燃酒精灯,对烧杯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冒泡。)
教师:“谁敢把手指放进这个烧杯?”
学生:“怎么可能?……”
(学生们议论纷纷,谁也不敢试。)
教师看没人来尝试,说:“同学们都不敢啊?那老师来试试。
(老师把食指放进烧杯。)
教师:“看老师可以做到,真的没有危险,现在有没有人想试一试?”
(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老师:“液体是醋和油的混合物,醋沉在油下面,醋的沸点比水和油都低很多。加热后醋很快就开始’沸腾。不知道醋的沸点的人是不敢尝试的,其实里面的温度只有60度。”
教师利用学生以往的经验:沸腾的液体一定会烫伤人,亲自尝试后,使学生们立即产生疑问,萌生探索的欲望。
在实验导入时,考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主导地位,变教具为学具。
8. 情景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举例
黑板正中挂着周总理的遗像,上面披着黑纱,下面配一朵白花,两边挂满了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们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 图片。
教师一改往日的着装,身穿白衬衫、黑色西服。录音机里播放着低沉、凝重的背景音乐。教师双眼噙满泪水,用震颤并且略带沙哑的声音说:“1976年1 月8日,是亿万人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位伟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东方天空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噩耗传遍全国。神州悲歌恸地。1月11日,人民群众涌上十里长街。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一辆灵车过,数十里泪水洒,亿万颗心拽住车轮的感人场面吧!”
此情此景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十里长街,个个悲痛万分,潸然泪下,唤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思念。
情境导入以“情”为纽带,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情境导入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
导入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导入方式,大家可以着重挑选几种方式来练习,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导入。
移动端访问:导入决定试讲!8 种高分导入技巧,面试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