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知觉的特性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7-23
302

教师资格证作为一本有含金量而且还比较容易获得的证书,可谓是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教师资格证真的很容易通过吗?想必不是这样的吧,近年来,随着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想要拿到教师资格签证必须掌握扎实的知识,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把心仪的教师资格证拿到手。一起来学习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堆砌,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它的关键性的强的部分,非关键性的弱的部分一般被掩蔽。如一首歌,无论是男高音唱,还是女高音唱,是童声唱,还是老人唱,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同一首歌;一旦改变其旋律或歌词,就会成为另一首歌。在这里,不同的音色、音调不是决定一首歌的关键性的部分,只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才是决定一首歌的根本因素。人们怎样才能从诸多的属性中识别关键性的部分,从而准确把握知觉对象呢?这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小学生知识经验有限,为提高他们知觉效能,教师应指点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把注意力放在事物关键性的特征上。例如,对三角形的认识,其关键部分就是有三条边构成三个角,其他都不影响对三角形的知觉。
二、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什么样的事物容易被人们选择为知觉对象呢?凡是能引起注意的对象,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在同一场合下,人们可以有共同的知觉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知觉对象。前者是由客体的特性以及人们的共同目的任务、兴趣爱好等引起。如,老师讲课时要求学生注意黑板上的挂图,挂图就成为学生的知觉对象,而黑板上的板书就成为背景。后者是由人们不同的需要、兴趣、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引起。如,让具有不同爱好、不同经验的人进教室,会各有不同的知觉对象。爱种花的人会知觉盆景,擅长书法的人会注意墙上的条幅,搞宣传的人会把墙报、黑板报作为知觉对象。
在小学的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觉寻找恰当的知觉对象的能力有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形成全班学生共同的知觉对象。如在运用直观教具时,突出知觉对象,淡化背景。在讲述中,教师的形象化语言应集中使用在对象部分,对背景部分要尽量淡化。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对知觉对象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例如,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光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小学生既缺乏知识经验,又不会自觉地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使小学生对知觉对象有较好的理解,有新的理解,教师就要用言语启发、指导学生提取出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提供线索,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觉到的信息,形成新的知觉模式。如当学生第一次遇到要他计算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往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园师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最后,祝你逢考必过
移动端访问: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知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