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5个重要知识点,学会高分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5-21
179

教师资格证作为含金量较高的一本证书,近年来,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考试难度逐渐加大,考下一本教师资格证书,不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不好好准备,会吃亏的哦,套用高考班主任的一句话,多考一分压下千人,一起来学习下教师资格证的专业知识吧。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
3、启发式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4、关键期
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5、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6、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7、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8、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9、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 才最高。
10、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 19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1、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2、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 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3、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14、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15、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 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最后,祝:逢考必过
移动端访问:教育心理学15个重要知识点,学会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