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点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5-10
173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你知道多少?心理学流派在教育心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很容易混淆,划重点,七个心理学流派你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想要拿到教师资格签证必须掌握扎实的知识,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吧。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中常考点为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这八个阶段包括: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6.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7.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8.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其中高频考点为第五阶段。
三,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是近年的考试热点,不仅在教师资格证、招教考试中出现,还高频出现在事业单位综合应用D类的考试中。其中,学习动机的理论包括: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以上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为常考点,且有可能出现在主观题中。
四、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考题难度相对较小,主要把握代表人物即可,具体包括: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经验类化理论(贾德);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5.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
五、遗忘的理论
在“知识的保持”这一考点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常考点。除此之外,关于遗忘的原因,也有心理学家提出过不同理论,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具体包括:1. 消退说(桑代克);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4.同化说(奥苏贝尔);5.提取失败说。
六、学生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关于学生的品德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两难故事法)。这两个理论的考点主要是人物、故事法和年龄阶段的对应,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最后,祝:逢考必过
移动端访问: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