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第六章 知识学习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127

第六章 知识学习
1、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其基本单元是组块,表征方式是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其基本单元是产生式,表征方式是条件和行动。
2、知识学习的分类。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记忆的三个系统: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4、工作记忆的特点。
(1)信息的保存时间短暂。
(2)处于工作或活动状态。
(3)工作记忆容量相当有限,为7±2个组块。
5、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6、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7、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成造型产生的必要前提。
移动端访问: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第六章 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