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89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班主任的素质条件的要求。

(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组织引导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3、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1)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4、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平行性原则

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目标原则

5、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容:选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与总结。

6、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7、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8、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对班级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以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

9、班级活动是班级范围内开展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教育活动。

10、班级常规管理的工作内容。

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班级文档管理

班级工作计划与总结

11、班级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版主,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12、班集体的构成要素: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的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

13、班级体形成的条件。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14、班级体形成的条件。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1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设立班级目标、转化后进生。

16、班级非常规管理的基本原则:控制感情,沉着冷净

                            了解情况,把握分寸

                            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17、班级活动的意义。

1.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2.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3.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凝聚力。

5.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