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九章 德育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60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二)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德育的主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身观。
(三)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4、德育的主要原则。
方向性原则
知性统一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5、德育的途径: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或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志愿者活动。
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指导实践、陶冶教育、品德评价。
7、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和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8、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组成。
9、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基本矛盾的准则或指导思想,也称为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10、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或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移动端访问: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九章 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