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八章 教学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71

第八章 教学
1、教学的地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的活动。(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2、教学的作用。
(一)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学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基本任务)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发展学生提炼,促进学生健康。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指导性、教学的发展性和教学的教育性。
5、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8、教学原则是有效的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
10、教学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11、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2、主要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4、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和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
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6、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注意:课程的分类)
17、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是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移动端访问: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八章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