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三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3-12
376

参考答案解析
1、B
2、D
3、B
4、B
5、A
6、C
7、B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A
15、B
16、A
17、D
18、D
19、A
20、B
21、B
22、A
23、D
24、D
25、D
26、BDE
27、CDE
28、ACE
29、ABC
30、ABCD
31、AC
32、BCDE
33、BCE
34、ABC
35、CD
36、对
37、错
38、错
39、错
40、对
41、错
42、对
43、对
44、错
45、对
46、参考解析:针对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主要包括复述策、精细加工策和组织策。
(1)复述策。复述策是在工作记忆中位立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资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精细加工策是一种将新学教材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
(3)组织策。组织策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
47、参考解析:(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48、参考解析:教案是在课题备课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教案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教授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分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
49、参考解析:第一,要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
第三,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移动端访问: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