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1.2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21
328

第二节 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儿童发展研究的演变历程
(一)早期社会儿童观的形成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夸美纽斯认为儿童从出生起就自然地传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教育可以使这些种子发展、成长起来,这就是他著名的“种子论”。
洛克认为儿童来到人间时其精神方面犹如一块白板,想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
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更认为人生来没有邪恶,只有冲动;而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他认为儿童从出生就是真正意义的人,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
(二)儿童发展学的早期形态
德国生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发展学的创始人,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 。此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发展学著作。儿童发展学正式成为科学就是从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算起的。
我国最早进行儿童心理研究的是陈鹤琴,最早讲授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也是陈鹤琴。他于1925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陈鹤琴、孙国华(《初生儿的行为研究》)、黄翼、艾伟、肖孝嵘、陆志伟、吴天敏、肖恩承、艾华等我国早期儿童心理发展学家为我国儿童发展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儿童发展学的进一步演变
自普莱尔以来,儿童发展科学的演变有以下特点:
①研究日益系统规范,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儿童心理》就是一部系统观察的杰作。
②儿童发展研究的范围在扩展。
③儿童发展各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
④儿童发展理论由学派纷争走向发展理论的微型化。
⑤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论趋向整合。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现状(略)(了解 见19-22页)
当代儿童发展研究已形成如下热点研究领域:
①婴儿发展研究 ②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③儿童心理理论研究 ④记忆发展研究
⑤语言发展研究 ⑥儿童日常认知研究 ⑦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⑧认知行为遗传学
三、儿童发展研究的新趋向
1. 儿童发展研究多层次、多领域的整合趋向(发展问题、研究层次、领域)
2. 儿童发展研究理论形态的两极趋向(宏大理论、微型理论)
3. 儿童发展研究方法论的统整趋向(科学主义下实验室范式和自然主义下生态范式、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儿童发展研究的实践转向(游戏中、活动中、美术中、音乐中、舞蹈中)
5. 儿童发展研究的文化转向(直接动因: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改变儿童生活的文化处境;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口大范围流动对儿童行为方式、文化生活的影响)
移动端访问: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1.2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