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20
249

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 )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14.(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5.(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3~6岁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17.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8.如何理解“3~6岁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19.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20.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21.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
23.试论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
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移动端访问: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