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08
166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_________时期,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2.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进的,自__________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学经过十年动乱重新复苏繁荣,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3.20世纪60年代初,由__________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改进。
4.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与态度的学习中。
5.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__________现象。
6.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_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另一种是强调对迁移的影响。
7.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智力和__________。
8.创造性的过程在思维的形式上表现为创造者的发散思维和___________完美而有机的结合。
9.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
10.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迁移
2.定势
3.并列结合学习
4.复述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迁移的分类。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
移动端访问: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