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介绍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11-04
91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一直是考取中学教师资格证的难点,它的知识太多与繁杂,难以理解,难以记住,要想拿到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又是一门必考课,那么该怎么对待这门课程呢?下面是几条参考,希望大家能借鉴一下。
一、基本概念: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4、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二、基本问题: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心理学流派与分支:
构造主义心理:冯特、铁钦纳,19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
机能主义心理:詹姆斯、杜威,1890—20世纪30年代;
行为主义心理:华生、斯金纳,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1912—20世纪4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19世纪后期—至今;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20世纪中期—至今;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西蒙(无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至今。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其优点为资料客观、真实,缺点是被动、难重复、受主观影响。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切合实际,缺点是不易控制;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精确,可以重复,缺点是有很大的人为性,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上就是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得主要内容了,它真的需要你用心去准备,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只有稳扎稳打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然后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大家努力加油啊。
移动端访问: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