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中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未选择的路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305

  一、说教材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人们共同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题。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并没有指出选择的具体内容,而是着眼于选择本身。因此,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读诗的,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同时还讲究音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 

  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常还处于感性阶段。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尤其是意象丰富的哲理诗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把握诗歌的内涵了。而《未选择的路》就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两个目标是以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理论依据的。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一)导入 用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二)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小结诗歌朗读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进行朗读评价。 

  (三)走进作者,“知人论诗” 

  教师传授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筛选有关诗人生平事迹、时代环境、创作背景、主要作品等方面的资料,这有助于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四)走进文本,与诗人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围绕三个主要的教学活动展开。 

  1、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2、弗罗斯特,我想对你说 

  3、小组质疑,共同解惑:对于这首诗,你还有哪些困惑? 

  (活动小结:在活动1中,通过指导学生的认真品读,学生对弗罗斯特的个人形象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这为活动2的进行作好了铺垫;活动2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与诗人对话、交流,进而达到共鸣,这对于理解诗歌的内涵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活动3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再适时点拨、指导,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五)走进自我,与心灵对话 

  首先,教师讲述故事,故事的主题是:选择改变人生。两个主人公是鲁 

  迅和诸葛亮,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然后,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提示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中和个人交友方面 

  讲述自己的选择经历。 

  最后,教师总结从这首诗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六)入情入境,升华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想像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在配乐歌曲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升华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