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196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则常常会出现(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移
2.迁移概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表象,这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5.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 ).A.原型定向 B.言语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6.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知识表征
7.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8.复述策略是在( )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瞬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
A.外表吸引 B.互补吸引 C.邻近吸引 D.相似吸引
10.形成性评价通过发生在( ).
A.教学之前 B.教学之中 C.教学之后 D.学生毕业时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弗洛伊德认为,超我遵循的行事原则是 。
12.概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习得:概念形成和 。
1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计划、行动、 和反思。
14.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程序性知识主要通过 来表征。
15.“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体现了创造性的____________特征。
1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 。
17.任何问题都包括四个成分,即目的、已有的知识、解决方法和 。
18.高原现象是指在练习中期出现技能进步的 现象。
19. 是实施特殊教育的指导原则。
2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
移动端访问: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