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26
21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A 3.A 4.A 5.B 6.D 7.A 8.B 9.D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婴儿期2.生理发展3.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4.突触可塑性5.明适应6.有意注意7.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元认知自我调节8.无意想象9.命题语义10.语用 11.社会化语言12.社会参照13.情绪自我调节14.依恋15.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 16.自我控制 17.道德判断 18.社会学习理论 19.受欢迎的儿童20.同伴关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发展: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定向反射: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
4.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指儿童关于记忆是什么,记忆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记忆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5.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6.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
7.呀呀语:听起来像语音,并常具有升降调,但是无意义,不能被理解,常常在婴儿5个月以后不自觉地发出来,第9个月起婴儿呀呀语的出现达到高峰,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发出的声音相似。
8.语法:语法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中最为抽象的基础系统。
9.情绪理解: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10.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
1.答:年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生理、心理、社会整合机制的结果,儿童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 变,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2.答: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个体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要求等都会对儿童个体的动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影响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基因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感官经验的统合。
(2)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如个体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不仅会对儿童动作的发展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其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
3.答:(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2)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3)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4)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4.答: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复述、组织、精细加工。
(1)复述:学前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复述了。
(2)组织:如果在记忆一些内容时,能将信息结合成为更大的单元,这就是组织策略的使用。
(3)精细加工: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就是精细加工策略。
移动端访问: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