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一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3-12
3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共25分)
1、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2、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4、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A.能力教育
B.集体教育
C.情感教育
D.价值观教育
5、下列有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7、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 )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
B.教师与教师
C.人与人
D.学与学生
8、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9、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1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2、 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玛利翁效应
D.首因效应
13、 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14、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
A.三
B.四
C.一
D.二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16、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
A.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17、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18、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9、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0、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
A.华生
B.洛克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移动端访问: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