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答案(中学)

编辑:育德园师      2020-11-09
513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地位。《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因此,本题选A。B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可译为《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世界上)第一本教学法论著、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是昆体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他是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人,并将算术、天文、几何、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后来成为“四艺”)列入教学科目,与智者的三艺合称为“七艺”。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A。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C。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以及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称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生产力影响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题干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本题选A。B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制约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题干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无关,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人口的数量和增长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人口流动影响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A。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支型学制的含义。分支型学制也称中间型学制或是 “Y” 型学制, 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 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 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代表国家有:中国、前苏联。题干中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之后接受普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属于分支型学制的特点。因此,本题选D。A项:单轨学制指从小学直至大学、在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代表国家是美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不对应,因为一轨从中学开始,一轨只有小学。这样就剥夺了在群众性小学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为干扰项,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D。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有: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 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孟子等。因此,本题选B。A项: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等。题干说的是卢梭,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宗教本位论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宗教本位教育目的在中世纪漫长的时间内长期占据着西方教育思想的统治地位,它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为干扰项,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B。

6.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新课改强调要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时间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故D项正确。A选项:国家不要求幼儿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除。B选项:小学到初中表述不完整,应该包括高中,排除。C选项:初中到高中表述不完整,应该包括小学,排除。综上,本题选D。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三个文本)。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三个文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分别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与教科书。故B选项正确。A选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C选项:课程方案、课程内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D选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均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排除。综上,本题选B。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国外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是20 世纪50 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40%。故A选项正确。B选项:道尔顿制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C选项:文纳特卡制是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类型。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评价类型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侧重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是一种形成性评价。B选项正确。A选项: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C选项: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进行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D选项:标准性评价为干扰项,排除。综上,本题选B。

10.【答案】C。解析:“每月一星”活动的开展属于品德评价法。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D项正确。A项: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称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D。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根据题意,B项正确。A项:注意集中,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注意分配,是人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比如教师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注意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B。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是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4.【答案】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为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故选C。

15.【答案】D。解析:“形式运算”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16.【答案】B。解析: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17.【答案】A。解析: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所以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18.【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正确的做法是用玩游戏这个高频活动来强化作业这一低频活动,因此正确选项为D。

19.【答案】C。解析:寻求认可取向,又叫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题干的描述符合阶段,故选C。

20.【答案】C。解析: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21.【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学操作能力的概念。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此题说法不正确。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母猴教小猴爬树是一种学习现象,而不是教育现象。综上,题干表述错误。

23.【参考答案】

此题说法错误。

思想品德课指学校依据课程方案开设的旨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课程,包括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开设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课程教师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负责系统促进学生品德知识、品德行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而其他各学科教师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综上所述,题干表述错误。

24.【参考答案】

此题说法不正确。

首先,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其次,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称为正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最后,顺向迁移强调迁移发生的方向性,比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正迁移强调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综上,题干表述错误。顺向迁移不等同正迁移。

25.【参考答案】

此题说法正确。

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综上,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题干表述正确。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7.【参考答案】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2)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3)组织丰富的班级生活。

(4)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5)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6)组织课外活动以及校外活动。

(7)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28.【参考答案】

(1)一般能力的差异

(2)特殊能力的差异

(3)发展水平的差异

(4)发展时间的差异

(5)发展速度的差异

29.【参考答案】

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周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①材料中周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材料中老师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进行学习方法上的针对性指导,体现了有的放矢的教学。

②材料中周老师贯彻了量力性教学原则。量力性要求老师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材料中周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在图书馆自学的学生老师还会安排一些难度稍微大一点的习题。这些体现了周老师注重量力教学。

③材料中周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材料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④材料中周老师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老师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动作操作相结合起来。材料中周老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耐心辅导学生并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老师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1.【参考答案】

(1)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题干中的海波同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长期考试失利导致的自我效能感不足。

首先,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材料中海波同学进高中之后成绩不好,并且近几次考试都没有考好,这几次的失败经验导致他很沮丧,自我效能感降低。

其次,错误的归因方式导致海波同学自我效能低。材料中海波同学因近几次考试都没考好,将考试失利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面对考试时总是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长期这种归因方式导致海波自我效能感降低。

最后,情绪唤醒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材料中该同学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想“我能行吗?我能考好吗”,心理上产生了对考试失败的焦虑和恐慌,从而导致在自我评价时,效能感下降。

(2)如果我是许老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这位学生: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针对更抽象的高中课程知识,注重理解性学习,使他能够尽早适应高中生活。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平常可以要求高一些,涉及考试、测验时,尽量少排名,降低压力。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奖励和适当的惩罚。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引导海波同学将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4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19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