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教师资格证备考之“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及答题思路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3-03
382

  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考试中,“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重点,要以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进行备考,因此不仅要理解内涵,还要重点识记。“以人为本”学生观就是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句话在部分材料分析题中会用到。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二独一发”。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这部分内容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也是重点,这里只要知道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进行教学即可。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做到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因此要求老师要正视学生身上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和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案例分析题中要作为作答论点进行备考。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们的经历、情感和体验都是完整的。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老师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以这种观念和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无疑会有很大缺陷。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学生的年龄、成长经历、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等都与成人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因势利导。

 

  2.学生的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这一点主要是从法律层面强调学生是责任、权利的主体。

 

  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根据学生观来解答材料分析题。

 

  第一,要先读问题,这样作答更有针对性;

 

  第二,读完材料,要对材料中的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进行评析,是符合还是违背了学生观理论;

 

  第三,分条列点的写出材料中体现的学生观理论和对应的教育现象;

 

  最后,要对整个答案进行总结概括。

 

  总之,建议在答材料题的时按照“总—分—总”的形式作答。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证备考之“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及答题思路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园师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