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的本质属性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3-01
272

考生问:“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的本质属性该如何记忆呢?”
育德园师的讲师为大家做以下分析:
一、考情简介:
1、出题形式:这部分知识点主要是以两种题型考察为主:单选及辨析。
2、考察形式:①直接考察。例:直接问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这种考察方式就要求学生只要能识记就可以了。
②理解性的考察。将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变式考察。例如:辨析: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习游泳是否属于教育?像这样的出一个例子去辨析动物界是否存在教育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之上能够理解教育的本质属性的意思。
二、知识点。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根据教育的含义以及教育三大要素,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延伸为3个方面的考点: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动物界的一些学习活动并不属于教育的范围之内。
范例:辨析: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习游泳是否属于教育?
答案:不是。因为小鸭子和鸭妈妈是动物,并不是人类,故而它们的行为活动并不属于教育。
②教育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活动。这一点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所以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范例:辨析: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习游泳是否属于教育?
答案:不是。因为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习游泳这是动物界用的一种生活、生存的本能,并不具备目的性和意识性,所以不属于教育。
③教育活动涉及到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3个方面的因素。所以学生自己去自学等类似的案例并不属于教育,因为学生自学只有受教育者这一个方面的要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教育的本质属性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园师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移动端访问: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