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该如何解答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2-24
275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拉开帷幕,各地考生也进入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阶段。大家都知道,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生及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材料分析题目分值占比大,对于考生来说区分度高,材料分析题得分高也就为通过考试提供了有效。为此,育德园师为众考生们准备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考前冲刺锦囊,认真阅读定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知己知彼(熟悉近年考试内容及特点)
考试特点:
(1)看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均以两问的形式——注意答题的层次性
(2)教育学方向和心理学方向各占一题
(3)多使用涵义+基本要求涵义+教育启示影响因素+作用的考点组合——锁定有该组合特点的考点
(4)总结高频考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
二、对症下药(掌握试题作答方法,熟识考试热点考点)
(一)作答方法
1.审题方法——明确理论
先读题干
(1)回答什么——分析、评述、建议;有几问;
(2)运用什么知识——中学德育、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
2.分析方法——筛选理论,准确定位
(1)找到关键信息——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其他人行为
(2)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3.作答方法——分条列点,结构完整清晰
呈现答案
(1)答题模板——原理+原理解释+分析材料+如何做
(2)答题要求——分条列点,标志词明确,字迹工整
【示例】材料:早读的时候,班主任林老师发现菁菁薄施脂粉,不禁皱眉:“花季少女,何苦化妆呢?学生就要有学生清纯的模样,我不能看着她在班里掀起化妆的热潮啊!再说学校正在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要求较严。”然而,林老师理解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当她们认为那一头五颜六色的头发很新潮时,我们的建议无论如何合理都会被认为“落伍”;当她们认为涂脂抹粉很有必要时,我们的阻止不管怎样真诚也都无济于事。 早读结束,林老师把菁菁叫到教室外,感叹道:“我们菁菁长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她不好意思地看着林老师笑,林老师也笑着真诚地说:“我上大学时因为要经常上舞台,也学过一点化妆技巧的。今天你的粉底打得不错,眼线画得却不好。下眼线不必画,要画也从中间开始画,眼睛才显得水灵、深邃,你画得太长、太满了! 菁菁吃惊的目光里带着几分钦佩。林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说:“以前我还经常感叹:看菁菁的皮肤多娇嫩!花季少女本身就很漂亮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该有多好!何必化妆呢?你是在遮掩你的优势啊!你这样一化妆,别的同学该向你学习了。你们又不懂化妆技巧,岂不是要越画越难看?而且,咱们做学生的,也买不起高档的化妆品,万一把皮肤伤害了,就更得不偿失了。”下午,菁菁就恢复了以前的素面朝天。
请问:林老师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请加以评析。
(1)审题:德育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意味着需要找到最准确贴切的那一个而不是多个)请加以评析(评价+分析)
(2)教师与学生行为:女生化妆——教师理解+有话好好说(疏导)——循循善诱(疏导)
(3)组织答案:
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对扭转学生的道德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原理+评价)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觉地分清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原理解释)。案例中,林老师在理解菁菁爱美的前提下,耐心讲明道理,启发自觉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花季少女之美”。疏通思想之后要加强引导,循循善诱,激发菁菁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材料分析)。
(二)模拟题考点
(1)教学原则及基本要求
(2)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
(3)学习动机理论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4)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建议
(5)影响遗忘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6)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以及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该如何解答的相关内容解析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园师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