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试卷六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8-09
307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2.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3.D【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国家颁布各项无产阶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

  4.B【解析】略。

  5.A【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7.C【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D【解析】(‘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9.C【解析】由演示法的定义可知。

  10.D【解析】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B【解析】处在形象一抽象水平的儿童概括能力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概括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表象,表象的内容也更为精确而富有概括性。因此,他们的概括虽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

  12.C【解析】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13.D【解析】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14.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逆向正迁移。

  15.D【解析】题干为谐音联想法的定义。

  16.D【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17.C【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18.B【解析】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20.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1.B【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比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二、辨析题

  22.正确。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

  23.错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24.正确。两种方法的作用,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25.错误。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7.【答案要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8.【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9.【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

  (1)终身性,使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不会终止于学校教育阶段,而是使其一生受到连续教育,直至生命的终结。

  (2)全面性和自由性,教育和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的,而是自由的、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的、有机联系的、协调性的学习化社会,每个人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

  31.【答案要点】(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4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19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