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8
31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B C A A C A D D C
二、填空题
1.产婆术2.工业社会与知识社会3.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4.内发论5.国民素质6.生产力和科学技术7.学科教育学8.学校课程9.上课10.教好学生
三、判断分析题
1.错误(2分)。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不是决定。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滞后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3分)
2.错误(2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这是有条件的。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要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
3.错误(2分)。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智育和其它各育的其本途径,不仅仅是智育。
4.正确(2分)。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也是德育长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简答题
1.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世俗性;教育的国际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的革命性。每点1分,答对5点给满分。
2.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力量;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每点1分。
3.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为建立新的全方位的立体教育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整个社会学习化;加强学校与社会、职业界的结合;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到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每点1分。
4.德育任务是指学校通过德育为实现德育目标应肩负的工作职责。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每点1分。
五、论述题
1.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在更高水平上的体现;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进程,是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是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与手段等多种要素在内的教育系统全面进步的过程。(3分)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目标(3分);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动力(3分)。我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严峻的危机与挑战,这都需要深刻的教育改革。要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3分)。结合国情3分。
2.教师要承担好教育育人的任务,扮演好时代赋予的角色,就需要具备多方面高水平的专业素质。(2分)教师首先需要一般综合修养。主要包括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3分)。教师需要深刻的学科专业修养。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4分)教师还需要教育专业修养。包括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4分)结合实际2分。
移动端访问: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